查看原文
其他

第五届政治学与国际关系教学共同体年会成功举办

TUIIR 国关新青年 2022-01-13

2022年1月8日,由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与北京大学出版社联合举办的第五届政治学与国际关系教学共同体年会在北京西郊宾馆成功举行。会议采用了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模式,来自全国数十所院校和研究机构的100多位教师、研究人员和博士生参加了会议。

本届年会由政治学与国际关系教学共同体秘书长、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副教授邢悦老师主持。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教授到会并做了题为“如何为00后大学生讲授国际关系课程”的主题报告。首先,阎老师强调,00后大学生与先前学生的代际差别是十分明显的,他们在思想观念、审美标准以及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方面的特点应引起教师的关注。其次,阎老师进一步阐述了00后大学生对世界的认识特点和相关的教学参考建议。当代学生往往具有强烈的优越感和自信心,且易受网络观念的影响,教师应结合时事传授知识,帮助学生认识历史的曲折性与世界的多样性,提高学生参与讨论的兴趣和质量,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思维的能力。再次,阎老师指出了当前线上教学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线上教学的核心是应保持学生在线并专注于课堂教学,教师应采取多种方式与学生进行积极互动。最后,阎老师建议教师应尽量使用新近出版的教材,课堂上应多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使教学内容更有针对性。

随后,北京大学出版社社会科学编辑室主任徐少燕老师、武岳老师共同做了题为“国际关系教材出版”的专题报告。徐老师介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近年来教材的出版情况,特别是国际关系类的优秀教材和获奖教材。武老师则结合本届年会的两个专题报告,介绍了《国际关系研究实用方法(第三版》)与《国际公务员实务概论》这两本新教材的特点。北京大学出版社还为讲授相关课程的教师提供了教材样书。

下午,北京大学出版社社会科学编辑室主任徐少燕老师主持了第一场专题报告会,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国际组织与国际公共政策系主任张海滨教授到会并做了关于“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专题报告。国际组织人才是当前我国紧迫需要的人才,国家对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给予高度关注。张老师介绍了北大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历史背景与学科建设的目标、理念和学科基础。其次,张老师详细解释了北大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八个一”工程。最后,张老师谈了自身的办学体会,并认为当前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办学应守正创新,明确办学思路,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学校与专业优势。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必须坚持不懈,久久为功。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赵可金教授主持了下午的第二场专题报告会。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国际关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学峰老师在线上做了题为“国际关系研究方法的教学与教材”的专题报告,与参会老师分享了自己编写国际关系研究方法教材和教学实践的心得与体会。孙老师首先结合《国际关系研究实用方法(第三版)》的写作过程,介绍了社会科学和国际关系研究方法教材的主要类型和特点。针对目前研究设计类教材对选择研究问题和构建理论框架关注较少的情况,《国际关系研究实用方法(第三版)》在编写过程中,重点强化了上述两个主题的讨论,以更贴近老师们和同学们的教学、研究实践。在此基础上,孙老师重点介绍了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教学的具体思路。最后,孙老师总结了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在闭幕总结上,阎学通老师再次强调教书育人是高校教师的最大职责,教师对教学要有责任感。同时他指出,国际关系教学可能应更多地关注通识课教学,未来的教学共同体或许应考虑面向更广泛的通识课教师队伍。邢悦老师总结了上述主题报告与专题报告的精华之处,并对发言以及与会的老师表示感谢。本次年会时间安排紧凑,研讨内容丰富且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老师们一致希望在疫情结束后,大家可以继续在线下做更多地分享与交流。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教学共同体成立于2017年底,每年举办年会,年会的内容为针对国际关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人才培养、国际关系专业核心课的教学以及教材的编写与使用展开交流和研讨,年会的形式有主题报告、专题报告和小组讨论等。政治学与国际关系教学共同体成立的宗旨是,为我国高校的政治学和国际关系教师提供教学交流和切磋的平台,共同探讨信息时代和新的国际形势下国际关系教学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方法,分享优秀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以提高我国国际关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国关新青年

NEW THOUGHT NEW VISION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